10月28日,記者從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瞭解到,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江千鄉生活垃圾低温熱解處理站舉行點火儀式,標誌着三江源地區首個生活垃圾低温熱解處理站點建成投運。
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極為重要。據瞭解,江千鄉生活垃圾低温熱解處理站作為省科技廳組織實施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高海拔農牧區村鎮垃圾無公害處理研究示範》的示範點之一,建設面積400平方米,總投資165萬元。
該垃圾處理站針對青藏高原農牧地區高海拔、低壓、高寒等特點,採用低温裂解技術將垃圾可燃物質作為熱解燃料,通過熱化學反應,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經濕式靜電淨化、尾氣處理噴淋、尾氣催化等處理環節,實現垃圾處理低能耗,尾氣處理達到無煙無色,外排氣體和灰分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1.22噸。
同時,該垃圾處理站的建成解決了果洛州村鎮生活垃圾回收轉運以及綜合處置的難題,滿足果洛州對村鎮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要求,可有效改善當地環境質量,節約土地資源,保護周邊原生生態體系,環境效益顯著,為青藏高原高海拔農牧區生活垃圾處理大面積推廣做出了有益探索,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宋翠茹)